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布時間:2013/12/12 13:03:52 點擊率:20
坐擁長江黃金水道的天然優勢,瀘州當之無愧成為四川第一大港。得天獨厚的航運條件、傲視全川的吞吐能力、一夫當關的咽喉地位,為瀘州港贏得“天府航運首港”的美譽,也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物流搶灘者。不使明珠蒙灰塵,瀘州市委市政府依托臨港優勢,布局了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今年10月,瀘州物流園區布局上升為國家戰略,其發展前景進一步拓寬。
企業布局、把住物流咽喉要道
9月6日,中外運瀘州港保稅物流有限公司拿到營業執照,宣告成立。該公司是瀘州市政府指定瀘州市興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外運空運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公司將在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附近投資建設并運營瀘州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投資約2個億。圍繞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設,目前一切工作正在加緊推進。據公司總經理楊玉平透露,一期至少建設五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
“瀘州港是四川第一大港,全省84.6%的集裝箱從這里進出口,這個地理位置堪稱四川物流鏈條的咽喉之地。”楊玉平認為,中外運作為投資方布局瀘州,就是要占住這一關鍵的物流位置,逐步打通四川物流鏈條,就是要“把住物流咽喉要道”。
楊玉平說,中外運很看重瀘州港在整個長江航運,尤其是在機械運輸上的戰略地位。作為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口和碼頭的資源不可復制、不可再生。“整個中外運對瀘州在四川的戰略位置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瀘州港在整個長江內河航運中的戰略位置。”楊玉平表示,重慶以上最大的港口就是瀘州,瀘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對成都、遂寧、資陽的現代汽車城的輻射能力都是很強的,對四川中部地區都能輻射到。
“我們考慮到四川的汽車產業-幾大汽車制造商都在四川,比如龍泉。”楊玉平直言,重慶直轄之后,瀘州港是入川第一港,其地理位置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水運在幾大運輸方式中是最經濟的,經瀘州港出海是川貨的自然選擇。“出于時間和成本的考慮,四川貨物肯定只能走瀘州。”
楊玉平只是瀘州港的眾多青睞者中的一個,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屆中國(四川)國際物流博覽會上,瀘州港鐵水聯運對接會迎來了26家企業上門參會,攀鋼國貿物流、川威通宇物流等均位列其中,價格優勢、時間成本是吸引物流企業的關鍵因素。
國家戰略、瀘州布局二級物流園區
物流企業青睞瀘州、布局瀘州并非偶然。在瀘州四大傳統優勢產業“天長地酒”(即天然氣化工、機械、能源、酒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瀘州市市長劉強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瀘州市正加快培育“新生事物”,即新能源、生物制藥、商貿物流。
在瀘州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中,物流業一直是重要一環。在產業突破方面,瀘州將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白酒、化工、能源、機械、現代醫藥、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現代金融“九大產業”,商貿物流位列其中。
10月,新的捷報傳來:瀘州物流發展在全國物流園區網絡體系中博得了一席之地。《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2013—2020年)》(簡稱《規劃》)發布,明確了全國物流園區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為物流園區發展畫出“路線圖”。《規劃》將瀘州市列為國家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四川省僅有成都市列入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瀘州、綿陽、達州列入國家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瀘州成為川南唯一入圍的城市。
《規劃》將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分為三級,全國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29個,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70個。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可根據實際需要建設貨運樞紐型、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口岸服務型、綜合服務型等不同類型物流園區,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齊全、綠色高效的全國物流園區網絡體系。
“瀘州港的公水聯運、鐵水聯運極具優勢,對于成都方向的貨物,經宜賓、瀘州還是重慶出港,瀘州有價格優勢。”瀘州市發改委財貿外經科科長楊曉春認為,相對川南兄弟城市,瀘州航道條件更好,經營相對較成熟,去年已經實現了13.5萬標箱的運量,今年,這一數據有望再度實現攀升。
“目前,規劃還比較宏觀,但被列為國家二級物流布局城市會給瀘州帶來新的機遇。”瀘州市發改委財貿外經科科長楊曉春表示,“這必將促進瀘州物流業的發展。”
港口帶動2030、年園區工業總產值將突破5000億
坐擁四川第一大港,自然要善加利用。今年,圍繞“六個突破、四年翻番”的奮斗目標,瀘州作出建設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港口對產業和城鎮的支持帶動作用。
今年7月31日,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2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新開工建設的項目包括港口項目、工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等重點工程建設。其中港口類項目有滾裝碼頭續建、1萬平方米倉庫建設、港口外環境平場工程3個項目,工業項目則主要包含瀘州格力電器川南片區營銷中心、瀘州得森康藥業有限公司、四川科友電器有限公司、瀘州市誠潤機械有限公司、四川柏路萊科技有限公司(二期)5個工業項目。至此,園區項目建設拉開大幕,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根據《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總體規劃》,園區要通過與物流結合、創新主導、外向驅動的產業發展,切實推動瀘州產業結構調整完善,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筑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體系,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改變整個城市的發展模式,促使瀘州成為四川新的經濟增長極。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區總規劃面積310平方公里,其中拓展區78平方公里。
園區規劃突出了“港”這一核心:按照“以港促產、以產興城、港產城共生”的發展思路,加快建設“一港七基地”(“一港”即天府航運首港;“七基地”即西南臨港產業基地、西南商貿物流基地、西南能源深加工及裝備基地、西南汽車及外貿出口加工基地、西南智慧型產業基地、西南產業提升基地、西南大地景觀健康旅游基地),做大臨港產業規模,通過港產城互動,服務成都經濟區,輻射川滇黔渝毗鄰地區,推動瀘州經濟跨越發展。
“臨港”概念將貫穿始終:瀘州臨港產業物流園將突出“臨港”概念,最終打造成聯動發展以物流業為引領的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將瀘州臨港產業園區打造成為全省最大、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港產城”互動發展示范區。力爭201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202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203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